《汽車商業評論》:比速來了,看精工造好車
時間:2017-07-21      來源:《汽車商業評論》 記者:楊與肖

  2017年6月,《汽車商業評論》的記者專訪了現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比速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銀翔實業集團汽車板塊操盤手白天明,深入了解銀翔汽車板塊新晉品牌——比速汽車發展背后的故事。

 

  “進入汽車,我們最大的教訓是以為十幾年的制造經驗能夠平移過來,但實際上這個行業和產品有特殊性,我們制造的沉淀仍然不足,技術積累也不高,對供應鏈、市場等的把握程度都比預期要差。”
  白天明對《汽車商業評論》說,他們的反思是無論規劃戰略、具體戰術以及團隊建設,都要耐住性子沉下來,才能活下來。
  北汽銀翔的調整始于2016年下半年,提升渠道能力和品牌口碑排在首位,運營能力差,服務意識的經銷商被“調整掉”。
  2017年5月,銷售公司從合川搬到同屬銀翔集團的渝北聚信美家具城5樓,董事長龍富勇親自主抓,過去兩個月中他一直在找經銷商談話,傾聽一線的聲音,白天明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研發與制造。
  幻速的產品結構同樣也在深度調整,微車平臺被逐步淘汰,今年下半年,將上市至少2款新平臺上開發的車型。
  盡管改革已經開始,但最令白天明發愁的是“幻速已經形成的品牌定位和口碑,你再費的勁兒不是從零開始,是從負開始”。這成為了銀翔下定決心推出獨有品牌比速的原因之一,當然,并非全部。
  北汽銀翔是合資企業,車型布局需從北汽整體出發,而銀翔一直謀求的是全方位發展產品系列。
  2015年定位高于幻速的比速項目啟動。4月28日,位于中國重慶天頂工業園的重慶比速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它“脫殼”于北京凱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2016年1月初,國家同意其專用車生產資質升級到乘用車生產資質。
  2016年11月,比速正式亮相,并發布首款SUV比速T3和首款MPV比速M3。今年6月,7座中型SUV比速T5在上市,搭載1.5T發動機,匹配6MT變速箱,售價7.29萬~8.99萬元。
  與幻速截然不同,比速甫一亮相便主打“精工造好車”概念。6月7日T5發布會上,比速品牌研發中心總經理王國棟花費了相當長時間講述這款車的開發和制造過程,這同3月底幻速S5上市時勁歌熱舞貫穿全場,車型介紹PPT僅作為屏幕背景有著天壤之別。
  截至2017年夏天,銀翔已為比速投資30億元,新建研發團隊規模已近600人,完全獨立于幻速新建整車工廠,水平比肩合資企業中高端。銷售上,同樣新組團隊,從奇瑞挖來營銷“老將”賈守平擔任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把網絡基礎,服務落地做扎實”是白天明給他的重要任務。
  根據規劃,比速SUV產品線除已有的T3、T5外,還將推出T5、T6、T7等多款產品,MPV方面,現在確定的只有M3一款,電動車計劃有BA10、BA20兩款產品,轎車正在開發一款代號A30的車型。
  顯然,銀翔集團對比速寄予的希望不小,而現實依舊殘酷。比速的競爭格局比幻速更加激烈,老牌本土車企自不待言,僅在重慶便有幾家雄心勃勃的民營車企試圖與其一爭高下。白天明坦言,壓力不小,但他相信比速依然有機會。
  第一,汽車領域的兼并重組是必然,集中度肯定越來越高,但中國十幾億人口,還是會有一批品牌生存下來。中國摩托車行業正是經歷了這種過程,汽車也會如此。
  第二,比速是一個新品牌,沒有歷史包袱,而且遵循民營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機制,“不用耽誤幾個月去進行無效的討論、審批”,會節省大量時間成本。
  第三,隨著中國車企自身實力提升,以及技術壁壘的逐漸消失,汽車產品最終會走向同質化,這時中國人會更認可自主品牌。特別是當“95后”成為汽車消費主力人群時,他們沒有品牌固化的烙印,敢于嘗試,白天明笑言:“這一點可愛極了。”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